在
微型編碼器的選型過程中,提到機械和電氣參數,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軸徑、分辨率和電氣輸出方式等。除此之外,還有哪些參數需要重點關注呢?這篇文章,我們來講講決定編碼器性能的四個重要參數。
一、軸負載
軸負載能力是編碼器重要的機械性能,數值大小決定了編碼器軸承可以耐受的壓力,微型編碼器采用雙軸承和安全鎖結構,可大大提高軸向和徑向的軸負載能力,確保編碼器在高強度工況下保持穩定工作。
二、抗沖擊/抗振動性能
1、抗沖擊是抵抗瞬時施加到編碼器上的外力,例如掉落物砸到編碼器外殼;
2、抗振動是抵抗長期施加在編碼器上一定頻率的外力,例如電機運轉時帶動編碼器一起振動。
這兩項參數決定了微型編碼器處于惡劣工況下的使用壽命,是衡量編碼器耐用性的重要指標。
三、電源反極性保護
電氣元件在供電時必須正確連接電源正負極。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,電源正負極接反可能會損害元件。為了避免電源接反造成的損害,可在電源的正極上串聯一個正向二極管(或者負極上串聯一個反向二極管),這是利用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避免了在接反時發生電路導通,從而在接反時對元件起到保護作用,即電源反極性保護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電源反極性保護要求必須在正確的電壓范圍內,如果供電電壓超過額定電壓,還是會損壞元件。
四、短路保護
當編碼器供電電壓在正常范圍內,將編碼器的輸出信號線錯誤的連接到0V或者電源正或者其他信號通道時,編碼器不能正常工作,但不會被損壞。當接線修正過來之后,編碼器便可以正常工作。
通過這四個參數,可以了解到微型編碼器是否具有軸承耐壓力、耐用性、電源反極性保護和短路保護的性能特點,這些性能可以確保編碼器更加持續穩定的運轉。